股東會比股權,董事會比人頭

作者:股東關係管理顧問 圓祐資訊副總經理王耀仟

 

記得八點檔裡出現的這一幕嗎?在開董事會的時侯,有一個人舉著昨天晚上偷到的總裁印鑑蓋好的股票,霸氣的說:這間公司51%股份都在我手上了,我是董事長,我說的算!聽到這句話時你認為真的是這樣嗎?其實,董事長的上台與下台,是有一定程序的!我們來想想看,下面的三句話的問題點在哪?

 

第一,手上拿著很多股票就是大股東嗎?

第二,大股東就是董事長嗎?

第三,董事長在公司裡就說了算嗎?

 

我在這裡要把上面的三點做一些釐清

 

首先,拿到股票還不算是股東,必須到公司辧理過戶登記,登錄到公司股東名冊,才算是股東。再來,成為股東後,就可以參加股東會,在股東會裡改選董事的時侯,得票數高的人,才能擔任董事,進入董事會。最後,在董事會裡,要表決選舉董事長,必須有2/3以上的董事出席,出席的董事過半同意,才能當選董事長。

 

最重要的是,如果要請董事長下台,有時侯挺複雜,有時侯也是很簡單的事情;在2016年公開市場上,發生了兩家上市公司同時希望董事長下台的事件,而他們採用的方式與耗費的時間精力,卻是差異很大。

 

第一家長榮航空公司,創辧人張榮發先生於2016年1月過世,2月由長榮航空的大股東張榮發基金會指派他的第四個兒子,張國瑋先生擔任法人股東的代表人,進入長榮航空的董事會,而且選任成為董事長,可是因為與大房兄長之間的遺產爭議。3月,張榮發基金會改派了其他人擔任代表人,使得張國瑋先生立即失去長榮航空董事職位。他不是董事了,當然就不是董事長了。

 

同一年,泰山企業的董事會,主導公司的詹氏家族爆發內訌,五席董事裡面有三席董事辭職,只能由監察人出面召集股東臨時會,先解任全部董事,再全面改選董事。結果在4月的股東臨時會中,原來的董事長,沒有選上董事席次。所以股東會結束當天新一屆董事會就選出其他人擔任董事長。

 

這兩家公司都在同一年換董事長,但付出的心力卻不一樣,長榮航空的解任案,在董事會裡就完成了。可是泰山企業卻需要勞師動眾的把股東都找來,開了一場股東會才能把董事長解除職務。

所以,我在這裡要對董事的選舉與解任,有幾點提醒:

第1,股東會裡選舉董事採用的是"累積投票制",例如今年股東會,我們要選五席董事,如果你有1000股,乘上五倍就可以有5000權,可以把5000權全部投給一個人,或是分配給不同人。計票的時侯得票最高的前五位當選董事。如果要選兩席董事,則1000股,就有2000權,可以把2000權全投給一個人,或是分配給不同人。計票的時侯得票最高的前兩位就是董事。

第2,股東可以分成兩種,自然人股東與法人股東,自然人就像你我一樣,我們參選董事時,只能當選一席。不能因為我股數多,我在董事會有兩票,頂多就是把我的部份股數,去支持別的董事當選。

第3,法人股東,就像張榮發基金會,他投資長榮航空公司,張榮發基金會參選董事選舉時,根據公司法,可以推派多個代表人參選,例如:他派出四個代表人,而其中三個得票數在前面五位,那他就有三席董事。

 

至於如果要解除自然人董事或法人董事的職位,有三種狀況;第一種狀況是在公開發行公司的董事,如股票賣太多,超過選任當時持股數的一半,就自然解任。例如:股東會選舉董事時,他持有十萬股,在當選後,擔任董事的這三年裡,如果他賣股票,賣到剩下股票不到五萬股的那一刻,他就不是董事了。

 

第二種狀況是在股東會裡,股東投票決議,解除某位董事的職務,就像泰山企業的例子;第三種狀況是自然人董事和法人董事就有點不同了,自然人董事可以自己辭職不幹,但法人董事的代表人沒有辭職的做法,只要法人可以改派別人擔任董事,代表人就解除職務了,就像長榮航空的例子。

最後我想提醒的三個重點是:

首先。拿到股票,要登記到公司的股東名冊,才算是股東。

再來。股東會投票時比的是股權,股權多的人,想支持的議案才會過。

最後。董事會投票時比的是人頭,能夠掌控的席次越多,表決才會贏。

**版權所有 轉載文章前請先申請**

分享:

推薦文章

×
關閉
阿圓

我是阿圓 股務問題隨時問我!

感謝您訂閱電子報

您的電子信箱已被成功新增,您將收到獨家優惠、新品資訊以及更多訊息。